专家分析乙肝治疗现状与前景

2007-02-13 10:12:00 来源:

  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国肝炎防治事业进展迅速,乙肝抗病毒治疗获得空前推广。可2007年初,“103例乙肝患者表面抗原转阴”一石激起千层浪,“佰易”血制品污染事件也引发社会普遍忧虑。肝炎防治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其发展前景到底如何?专家明确指出,中国摘掉“乙肝大国”帽子终不是梦。[-hzh-]


  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很快就会雀跃枝头。在新春来临之际,本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华山医院翁心华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请他们细述我国肝炎防治的现状和前景。


  2020年全民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5%


  问:乙型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除了其他因素,是否与人种有关?


  翁心华:我们确实发现,一些亚洲国家的乙肝发病率比较高。同样,在俄罗斯亚洲部分,乙肝发病率较高。不过,这与地域、基因或遗传背景有关。


  庄辉:东南亚地区乙肝也较严重,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乙肝感染相对较低,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以及实行安全注射和防止医源性传播等措施落实较好有关。乙肝流行形势,与一国的公共卫生状况息息相关。


  问:近年来,我国乙肝流行趋势有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种变化?


  庄辉:近10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乙肝病毒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对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乙肝母婴传播明显减少。


  贾继东:1995年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人群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5%,2004年调查发现,该比例已经下降到9.09%,在儿童中间下降得更为明显,这首先要归功于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


  问: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继续贯彻,是否我国有可能较终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庄辉:2006年2月13日,卫生部发布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肝炎防治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乙肝防治目标,要求至2010年,5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7%的省份,在原携带率基础上再降低1%以上。到2020年有可能实现我国一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中等发达国家的3%—5%水平。这一目标若能实现,中国将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问: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我们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贾继东:国家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提供乙肝疫苗,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家长对乙肝的危害及接种疫苗了解少,另外接种的及时率、全程接种率也要进一步提高。此外,高危人群或错过免疫接种的孩子,要根据情况,及时补种。


  庄辉: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及肠道外传播(如静脉内注射毒品等)有所上升。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新发生的乙肝患者中,约32%是由不安全注射引起的,必须引起重视。


   四成多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


  问:在乙肝治疗方面,我们在2006年取得了哪些进展?


  庄辉: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在全国25个城市对《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普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乙肝抗病毒治疗率由以前的19%提高到40%以上,许多患者因此获益。 [-hzh-]


  问:2007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在乙肝防治方面有哪些计划?


  贾继东:首先,我们要继续推动大众对乙肝的正确认识。目前大众经常谈乙肝变色,进而产生歧视,影响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入学、求职、婚姻。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人口总数的9%,影响面已经很广,更何况他们还有各自的家庭。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必然影响到社会和谐。误解和歧视,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对乙肝不够真正了解,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帮助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乙肝。此外,我们还准备进一步把《指南》推广到中小城市,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问:根据《指南》,临床治疗乙肝的目标是什么?


  庄辉:根据《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很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型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问:贾教授曾经提到过治疗“三阶段”的说法,能否解释一下?


  贾继东:通俗地讲,乙肝治疗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温饱”阶段,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使血液中乙肝病毒DNA很低甚至检测不到,这是较基本的要求。接下来是“小康”,通过治疗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取得e抗原血清转换大多意味着疾病缓解,人体能够通过自身免疫力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停药后复发率低。部分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实现这一目标。较后一个阶段是实现“富裕”,实现表面抗原转换,即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体出现,现阶段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这个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说法是为了让非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乙肝治疗,特别是理解乙肝治疗的难度。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的治疗目标仍是依据《指南》设计的。

  抗病毒仍是乙肝治疗核心


  问:对于“103例患者通过治疗,实现表面抗原转换”的报道,各位专家有何看法?


  庄辉:关于此问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有一个谈话,其中一条提到,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病情稳定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不经任何治疗,每年约有1%的人转阴。国内外临床研究也证实,经过正规的治疗(特别是干扰素治疗),确实有3%—5%慢性乙肝患者能获得乙肝表面抗原转阴,这是目前所知的治疗效果。另一条是,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按照《指南》 的基本原则,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合理治疗、系统观察。


  贾继东:从1%到3%,从统计学角度来看,通过干扰素等抗病毒治疗确实可以明显提高表面抗原转换的比例,但即便如此,这个比例仍然很低。


  翁心华:抗病毒治疗始终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可以说,103例只是在众多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中达到治疗很高目标的个案病例汇总。这些患者都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不可否认抗病毒治疗对他们奔向“富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抗病毒治疗在乙肝治疗中的作用,对强化抗病毒治疗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问:有读者询问,抗病毒治疗能够实现对病毒的抑制,甚至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却无法实现表面抗原转阴,是否如此? [-hzh-]
  翁心华: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通过干扰素类药物的治疗,大约20%—30%的患者可以实现e抗原阴转或血清学转换,其中少数人可以实现表面抗原转阴。目前尚无数据显示通过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可以获得表面抗原转阴。
  新发现丙肝逐年增加
  问:我国近年来丙型肝炎发病率是否在升高?
  庄辉:两年来,新发现的丙型肝炎病人明显增多,例如2003年我国新发现的丙型肝炎病人数为21145例,2004年增至4万例,2005年将近6万例。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说我国近两年丙肝感染率或发病率上升,而是由于公众和医务人员对丙肝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因此发现率提高了。
  问:我国大众对丙肝是否重视?
  庄辉:相比乙肝,大众对丙肝的重视很不够,原因是:丙肝感染率远低于乙肝;丙肝临床症状较轻,不到医院去检测,常不易发现;丙肝筛查不像乙肝那样普遍;对丙肝的宣传不像乙肝那样多,大众对丙肝的认知水平较乙肝低。丙肝易发展成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比乙肝高很多。但丙肝治疗效果远较乙肝为好,且目前存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加强对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十分必要。
  问:日前,广州“佰易”血液制品被污染事件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在减少丙肝血液制品污染方面进展如何?
  庄辉:由于我国自1993年起对献血员实行丙肝抗体筛查,输血后丙肝发病率已经明显减少。但由于丙肝抗体存在窗口期,或者少数丙肝感染者不产生抗体,即虽然丙肝抗体阴性,但丙肝病毒可能阳性;同时我国丙肝抗体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有漏检可能,尤其是低水平抗体可能检测不出。因此,输血传播丙肝的风险仍是存在的。但血液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病毒灭活工艺,如果厂家严格按制剂规程生产,血液制品一般是安全的。
  问:从预防丙肝的角度出发,您对我们的读者有什么建议?
  贾继东:我们希望医生严格掌握血制品的使用指征,患者也不要把血液制品视为“营养品”,甚至主动要求使用。医生必须注意对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并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避免医源性污染。大家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有血液暴露的物品。与艾滋病一样,丙肝也能通过与吸毒者共用针具、性行为等方式传播,所以个人需要注意避免高危行为。此外,某些文身、美容场所缺乏严格管理,器具消毒不严格,也会成为传播丙肝的温床,大家必须对此提高警惕。
  肝炎防治大事记
  1963年,发现了澳大利亚抗原,后改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就是我们俗称的“澳抗”。
  1970年,电子显微镜下发现血样中的乙肝病毒颗粒。
  1974年,乙肝病毒分子结构明确。
  1975年,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研制成功,用于乙肝病毒被动免疫。
  1976年,α—干扰素首先用于治疗慢性乙肝。
  1981年,血清乙肝病毒亚单位制成的疫苗研制成功,广泛使用。
  1986年,从酵母菌中制备出乙肝病毒亚单位疫苗,并通过使用。
  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被命名。
  1999年,较早的一个用于抗乙肝的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上市。
  2003年,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在我国上市。
  2005年,阿德福韦酯在我国上市。
  2006年,恩替卡韦在我国上市,用于治疗慢性乙肝。转自:《生命时报》

3333
3334
更多>
  • 异常血红蛋白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异常血红蛋白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顶部 顶部
顶部